欢迎访问中国民主同盟雅安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盟务要闻 >> 正文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发布日期:2020-05-26】 【字号: 】 【关闭此页

市政协四届四次全会联组会民盟雅安市委大会发言


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深化农村改革和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的迫切需要。彭清华书记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指出:要扭住重点精准施策,以过硬举措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各项任务。农村集体经济是县域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县域经济发展大局。雅安市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灾后重建以来,雅安市加大引导扶持,强化监督管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得到夯实,在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发展农村公益事业中发挥了有效的基础性作用,在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上,敢于创新,也取得一些成效。

(一)盘活村级资产、资源

依法对现有的集体资产进行整合使用、承包租赁,通过盘活资源、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如地处雨城区城郊的沙湾村和蒙梓村,村上依托征地拆迁款项领办砖厂,以及旧厂房出租,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汉源县三强村等一些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的村,通过兴建农业基地,实行集体所有租赁经营获得较丰厚稳定的收入。又如石棉县叶坪村和碾子村,将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入股当地水电站经营,村集体享受股金分红,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2018年雅安市争取上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000万,在荥经县、汉源县、芦山县有基础条件、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村社区,试点发展极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示范效益的村集体经济项目。其中,在汉源县投入项目资金1000万,用于10个村社区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九襄镇后山村入股后山朴园民宿酒店直接获得股份和红利;富林镇富塘村和小堡乡丁家社区用于修建选果厂和恒温冷冻库,以发展农村服务业形式获取收益;清溪镇同心村用于建设同心村福利院,以发展物业经济形式经营获取收益;前域乡前域社区和大树镇新民社区用于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村集体通过资金和项目的投人带动农户、企业投入973万元,预计2019年底收入达到159.9万元。

(三)丰富发展模式

鼓励村集体依托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社,创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在为企业、农户提供服务中获取收益。如汉源县青富村依托吉利集团和清清湖水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全村发展金丝皇菊药茶产业,按照“公司+产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的双增长。芦山县红星村依托钱记鸡业和好农夫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村上流转110亩土地用于猕猴桃、葡萄种植和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增加收入。

(四)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雅安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导向,持续壮大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五雅”产业基地规模,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让特色效益农业在惠及群众中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依托三条百公里百万亩特色产业走廊建设和沿线业态培育,加速“新村变景点、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乡村农家乐、观光农业、田园采摘体验、休闲旅游等乡村旅游经济,不断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然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贫富悬殊大,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截至2019年上半年,雅安市1017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使用资金在40万元以上的村有261个,资金13050万元(贫困村,资金由财政注入),资金在10万元以内的村396个,资金 3000万元(非贫困村,资金由财政注入),资产出租和资源流转有收益的村291个,无收益的村、社区360个。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1017个村社区,只有657个村社区有集体经济收入,还有360个村社区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离全市全面清除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目标还任重道远。现就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还存在的困难梳理如下:

(一)发展不平衡

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市从平坝河谷到高山,海拨从650米至3500余米,有平坝河谷村、有半山村、有高山村;有上3000多人的村社区,有常住人口几十人的村;有位于场镇的村,也有位于偏远的村;全市各村基础条件不同,发展不平衡。财政投入不均衡,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项目受财政投入的限制,目前,全市就261个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补助资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未享受到财政补助。

(二)收入渠道窄

多数村集体经济原始积累底子薄,来源渠道单一,依靠财政补助资金投资(借贷)企业分红、分息,出租集体土地、林场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真正靠发展实体经济创收的村很少,发展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另外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选择难,投资收益需要科学决策,有些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仍然见效慢、收益低,甚至难有回报。

(三)发展意识差

部份乡村发展意识差、对村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理解政策不准确。在中高山村,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留村能人少,难找到够条件、能胜任的领头人。部分村干部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责任感不强,发展观念滞后,思想僵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营管理创新性、专业性人才匮乏。

(四)融资难度大

由于区(县)级财政收入有限,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有限,资金缺口大。而多数中高山村集体经济,除了财政投入而外,很少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这些村由于自身条件和历史原因,可以盘活的固定资产少,缺少信用抵押,而金融部门在集体涉农贷款方面,贷款手续复杂,条件要求高,村集体上项目融资困难,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明确发展村集体经济重要性,提高认识

思想引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从抓好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农民群众的思想解放入手。一要让村两委和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民主体的需要,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提供服务,才能将农民组织在一起,才能真正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需要。村集体经济薄弱,不仅无法保障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更谈不上由村集体出资为村民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既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还造成村组织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资金投入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农村,而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不可能。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有钱办事”的难题,最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发展村集体经济。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了,村集体才可能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独立或配合解决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等项目,才可能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

(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一要做好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加强对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情况的调查清理,全面梳理并摸清村级集体“三资”情况,建立完善《村级集体资产情况统计表》相关台账和基础资料,做到家底清、情况明。逐村开展村级集体资产清理清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家底,明晰产权。同时,对清理出来的固定资产、可利用资源等情况,及时开展资产评估,明确权属,厘清关系,为充分利用和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夯实基础。二要运用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坚持农民集体不动摇。确保到2020 年底前全面完成村集体资产确权颁证工作,明晰产权和所有权限。全覆盖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加快推进集体资产股份量化,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组织尽快发放登记赋码证,推行自主经营、入股联营、租赁经营等发展模式,创新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三化”模式,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市场主体地位,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三)找准发展目标和路径,实现收益

一是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盘活村集体资产,有集体资产的村,鼓励村集体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集体现有的村活动室、村卫生室、村活动场所、闲置村小、加工房、交易市场等资产进行改造、承包、租赁,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鼓励有条件的村对集体资产探索合作、联营、入股等经营方式,增加村集体资本经营收益;加大村集体现有资源开发利用力度,鼓励村集体以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形式,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村域内公益林、河滩、水源点、砂石料场等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加大村集体经济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家乐、度假村、生态观光农业和旅游商品开发等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强化财政扶持。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健全完善村级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制度。政府购买农村社会化服务项目安排要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落实支农项目资产管护经费,确保农村集体资产长期发挥效益。把贫困村和贫困户作为资产收益脱贫的主要对象,用好用活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理,鼓励和支持各地探索产业扶持基金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拓宽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增收渠道。

三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尤其是党支部书记,注重从致富能手、农民合作社负责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升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帮扶部门派驻干部、种养大户、科技特派员等各类人才的作用,严厉禁止干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经营活动的行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督促做好账务和村集体经济辅助账,建立健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强村集体经济档案管理。

(四)转化传统农业思维,创新发展

村集体发展不能局于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支持和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农村服务业、物业经济、合作经营、乡村共享经济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专业协会、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鼓励村集体利用资产资源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股份合作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鼓励村集体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鼓励村集体参与或通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发展创意农业、循环农业、采摘体验、观光餐饮、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助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支持村集体发展农产品加工。在花椒、红富士苹果、甜樱桃、黄果柑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采购安装洗选设施,提升农产品筛选、分级、包装的水平,提升农产品价格,延长产业增收链,拓展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和配送网络,推动村集体经济在商贸、供销、金融、电商行业互联互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特色农产品交易向规模化、订单化转变,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