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同盟雅安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 正文

稻花香自苦寒 丹心要照人间——访盟员、全国知名水稻育种专家

 【发布日期:2015-09-30】 【字号: 】 【关闭此页

    4月6日这天,春光明媚,我们驱车前往温江拜访全国知名水稻育种专家黎汉云研究员。在满目青翠的成都平原上行车半小时后,就到了四川农业大学建在距温江县城2公里的水稻研究所。在黎老师助手家里,我们见到了这位久负盛名的水稻育种专家。精神矍铄的黎老师身体瘦高、步态稳健、思维敏捷,看起来比其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在那里我们还见到了黎老师曾指导过的研究生、现为四川省种子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何祖才研究员及一些工作人员。在黎老师为大家沏茶时,我们同何祖才及黎老师的助手、司机等聊了起来,他们为我们介绍了黎老师的很多感人事迹。

    黎汉云老师是从1963年开始水稻科研的,至今40多年的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2月19日,黎老师在北京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了他研究的“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与推广”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证书和奖金。这是黎汉云老师荣获的第18项国家、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一个科学家能在近20年内连续获得如此多重大奖项,不仅在全国水稻育种界、农学界极其少有,就是在全国科学界也属罕见。在他以往的成果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黎汉云与周开达同志共同创造的“灿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1988年国家发明一等奖;“冈型不育系及其杂交稻”获1978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杂交稻D优63”获198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杂交稻冈优22”获199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冈优12”和“冈优501”获省级三等奖;“D优1号”、“D优10号”分获1985年、1990年四川省科技进一步二等奖……。黎老师及同事们经不懈努力,成功开避了水稻“灿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新途径,在世界上拓宽了杂交稻研究、应用的新领域,也创造出极大的社会效益。他与同事们利用非洲的种质资源冈比亚卡、Dissi、D52-37成功培育出冈朝1号A、冈二九矮7号A、冈64A等系列冈·D型不育系,并选育出15个高产、优良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又与兄弟单位合作研究培育出9个杂交稻组合。这24个组合在全国累计推广(1976年——1998年)3.5亿亩,每亩增产75公斤,累计增产稻谷262.5亿公斤,按每斤黄谷1元计,增加社会效益262.5亿元。其中“冈优527”是15年来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达到超高产指标的突破性新品种。能在杂交稻不育系、恢复系选育和优势组合组配三个领域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育种家,在全国也许绝无仅有。

    望着成功的鲜花与一串串的荣誉,再回视黎汉云老师的经历,我们不得不由衷对他肃然起敬。1933年生于广东兴宁市的黎汉云,少年即怀凌云志,1954年优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但因其给班上的一位党员同学提了一些意见,就被打成右派,从此政治上被另眼相看,直到1981年,才得以享受与其他科研人员同等的经济条件、政治待遇(如对外宣传的报道)。但那时的黎汉云对党、对人民的浓厚感情却丝毫未动摇。背着沉重的十字架,他分到了地处雅安的四川省农业大学。1963年被安排在稻作室搞水稻育种科研。可想那是一番怎样的艰辛啊,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浓厚感情,他要努力拿出成果来表达他的一片丹心。在武大系统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为他从事水稻科研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稻作室,他又自学了水稻生长发育、栽培、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等有关水稻专著、文献,同时,虚心向李尧权、李实贲、付淡如等老同志请教,边学边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1967年—1968年文革雅安大规模武斗时,黎汉云却独自带领两位工人坚持在田里搞科研,完成了地理远缘杂交二代、三代的选育,为日后育成系列冈·D不育系奠定了基础。他的助手说,黎老师勇于探索,事必亲躬,工作忘我舍命,百折不回。几十年来不分晴天雨天,节日假日,一年四季都是在田间、育种室度过的。每天一清早6点起床,6点半准时下田。早晨露水大,中午太阳毒。黎老师就头戴草帽、脚穿拖鞋,卷起裤腿,系上齐腰的塑料布防露水,天天都是日晒雨淋,有时还要背200多公斤的粪到田里施肥。孤身一人在温江搞科研,远离妻儿,那种“苦行僧”的生活只有黎老师才知个中滋味。但黎老师从未后悔过,他说:“妻子诚可贵,子女价更高,若为育种故,两者皆可抛。”科研已成为他生命的第一需要了。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黎老师是没有星期天的,我们的星期天也只有等黎老师出去开会时才有”。当地有些农民开玩笑说:“水稻所的同志有些地方还不如农民,农民还可以在天气凉爽的早晚出工,而他们则必须在天气最炎热的中午、露水较多的早上6点—8点工作,才能观察好杂交水稻的成长情况,比农民还苦。”困难时期,黎老师患下了严重的胃病。当右派时每月26.5元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赡养老人,抚养三个孩子,爱人王华娣虽然体贴懂事,但因在农村无工作,每天早上只有和孩子们喝稀粥,以保证黎老师吃上两个馒头。这样勒紧裤带搞科研,黎老师几十年从未叫一声苦,也未因病请过一次假。1978年他的胃溃疡复发时,仍忍痛带病坚持四个班的教学和科研,领导多次催他去治疗,他都说眼下工作忙,直至酷热的8月,他因胃大出血而晕倒在工作台旁,才被送上手术台。住院期间他仍安排指导金阳县派来的4名学员进行科研。胃切除术后的一个半月,他身体还未完全恢复,便又走上讲台、走进科研室、走下了田间……黎老师就是这样辛苦耕耘,努力实践的,难怪别人问他为何能育成那么多新品种时,他说:“我除了下田还是下田”。

    黎老师虽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却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他为人正直,道德高尚,无私奉献,虽在杂交稻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他的所有成果几乎都以无偿的形式回报给社,而且他从不居功自傲,仍平易近人。工作四十多年,在提薪、晋级和分房等福利上他从不打听,从不私正活动。对青年同志他关心爱护,为帮助他们更快成长,黎老师常乐为人梯,在科研题目申报上,他让年轻同志排在前,在成果登记报奖上,他把自己的名次排在年轻同志之后。他基本上是“上山打猎,见者有份”,大部分分给参预的同事,从未“吞”过一笔资金。淡泊名利,我想黎老师是最出色的。他一心扑在科研上,急国家和农民所急,特别是近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导致粮价持续低迷,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良积极性,粮食流通企业因物流不畅陷入严重要困境等等这些都牵动着黎老师的心。他不仅高瞻远地提出了调整水稻结构应以发展优质杂交稻为主,并创造性提出当前应以发展“大众化优质米”为主和全国应分三个阶段、三个不同的消费层次、计划在10年左右时间完成稻米结构性调整的战略性构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利用参加“两会”的机会,把观点写成政协提案,积极为党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建言献策。

    黎老师最领人敬佩的地方是不跟风。他的同事们说,黎老师治学非常严谨,实事求是,同时将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他既虚心向同行学习,同时在方向性问题上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不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威。第一点表现在,有中国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发现野败不育株,取得成功后,当时全国水稻育种界形成了利用野败细胞质的热潮,但黎汉云与周开达院士却坚持“搞”冈·D型不育系的新路子。冈·D型杂交稻的育成投产,避免了过分依赖单一的野生稻细胞质而导致流行性病害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1984年,当野败型杂交稻主推品种“汕优2号”丧失稻瘟病抗性时,产量大幅下降,幸好有遣传背景不同的冈·D型杂交稻,在相当程序上缓解了稻瘟病对四川及南方稻区水稻生产的严重威胁,保持了水稻生产的相对稳定。这是黎老师对农业的一次重大贡献。第二次大贡献是1994年,当袁隆平院士的野败型杂交稻“汕优63”在全国推广最大,而“汕优63”感病后,而四川恰好是“D优63”,其细胞质不同,抵抗住了稻瘟病,因而避免了四川粮食的大幅减产,四川粮产量自80年代以来基本上是稳定上升。第二点表现在,黎老师坚持搞“三系杂交稻”。正是黎老师牢牢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全国研究和推广袁隆平院士的“两系杂交稻”形成热潮时,他能从生产的迫切需要和四川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向省农业厅、省种子公司领导建议:“我们必须坚持右手抓‘三系’,左手抓‘两系’,什么时候换手要看研究的实质性进展来确定。”并认为“即使‘两系’法投产并优于‘三系’,两种杂交稻也有好几年的共存期,因而绝不能放松‘三系杂交稻’的研究,否则要吃大亏。”他的远见和实事求是的观点,得到省农业厅、省种子公司负责人的肯定和支持,使四川省杂交稻育种研究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且在水稻育种上走在全国的前列。黎汉云老师功不可没。

    在我们同工作人员交谈时,黎老师微笑着不时地向我们解释些专业术语,还谦虚地补充些自己的事例。看着年事已高的黎老师被风吹日晒成古铜色的脸,听着他身边工作人员的娓娓叙述,我们仿佛已看到了这位老科学家的金子般心灵,那是不朽的。我们相信,中华这片大地有身怀一片丹心的人耕耘,一定会更加美丽富饶。当我们从返程的车上回望落日余辉中的黎汉云老师时,那身影犹如一座永恒的丰碑耸立在我们心中!     

   (2001年6月《四川盟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