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民主同盟雅安市委员会网站!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盟员风采 >> 正文

含笑人生——记盟员、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黎汉云

 【发布日期:2015-09-30】 【字号: 】 【关闭此页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宛若亿万华人中的一个普通符号。他又是一位永远的强者,四十余载的求索与历炼,使之集大成于农业科学的峰巅。

    他,就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研究员、三系杂交稻研究室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黎汉云。

   

    1933年,黎汉云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的一个小乡村。那儿是粤东的一块浅丘小盆地,常年温暖多雨,农作物可一年三熟。本来,应该是一方富庶之地。但是,因为当时社会混乱,经济落后,以及地少人稠的生态环境,竞使含辛茹苦,拼力操劳的农民,终年过着贫苦的日子。黎汉云从小就感受到了父老乡亲的艰辛,也逐渐形成了坚韧顽强的性格。也许,就是这种性格,使黎汉云在以后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能够锲而不舍地拼搏创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54年,黎汉云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便潜心求学,刻苦钻研,幢憬着科学报国的未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因给班上一位党员同学提了一些意见,黎汉云不幸打成了右派。从此,政治上的歧视,同学间的冷眼,使黎汉云身陷绝境。他,在苦闷思索,在彷徨中企盼,立誓要用拳拳报国之心,证明自己的清白;决心要以科学之魂,谱写无愧的人生。

    1958年,背负沉重十字架的黎汉云,被分配到雅安的四川农业大学。因为他是政治上的“另类”,所以,没有名份,没有地位,只能是普通的教辅人员。

    爱迪生曾经说过:“坚强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这,是黎汉云的座右铭,也坚定着他矢志报国的信念。黎汉云先是安排在生物系,协助培育小球藻,他无怨无愧,认真工作;1963年,又安排在稻作室搞水稻育种,他仍然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在这一段日子里,黎汉云的生活就是:实践——学习——实践,这种简单与机械式的无限重复。

    但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也许,这次无意的安排,注定了黎汉云与水稻的终生缘;也许,这样反复的实践,又牵动了黎汉云潜意识中深沉的“农民情结”。从此,他就把自己定位在水稻科研上。何曾想到,这竞铸就了他四十余年杂交稻研究的辉煌。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武汉大学系统学习过的生物学知识,为黎汉云从事水稻科研奠定了重要基础,而他自学的水稻生长发育、栽培、作物育种、生物统计等水稻方面的专著与文献,又丰富并完善了他的知识体系。这些积累,便成为黎汉云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和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时,取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各行各业都处于瘫痪之中。黎汉云不能参予运动,也无权过问运动。于是,四川农业大学稻作室就只剩下了独自留守工作岗位的黎汉云。在别人眼里,这或许是悲哀。而对黎汉云来说,却是不受干扰、潜心科研,致力实践的绝好机会。他也就把四川农业大学濆江农场的20余亩水田,规划成了自己的实验基地。1967年—1968年,雅安发生了大规模武斗,而黎汉云在身居河北街李实贲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他从马里带回的种质资源冈比亚卡、Dissi  D52—37,仍然独自带领两位工人,坚持在田里搞科研,既当技术员,又当工人。

    缺乏科研经费,他想尽千方百计,争取到200元拨款,购买农药和肥料,保证了水稻的正常生长;

    田里缺人,他亲自背上100多斤肥料,给科研材料施肥,还请在家休息的老师,去田里义务劳动;

    ……

    终于,黎汉云完成了地理远缘杂交二代、三代的选育,为以后育成系列冈·D不育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十年文革,给国家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浩劫。可是,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政治环境,对于特别的人,却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就如黎汉云感慨之言:“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是灾难,对我个人却是一个机会。”

    1975年—1976年间,为了加快育种进度,黎汉云分别在雅安、南宁及海南从事杂交稻选育,而他则常年累月不辞劳苦地奔波于三地之间。

    那时,黎汉云的家人都还在广东兴宁农村。他是作为右派学生分配到四川农业大学的,不仅政治上抬不起头,每月26.5元,微薄的工资,还要养家糊口,瞻养老人。因此,经济状况很差,生活非常窘迫。三个幼年子女也因营养不良,而患了夜盲症。黎汉云没有消极沉沦,仍然坚持不懈地进行着杂交稻研究,甚至到了忘我的境地。在儿子黎文6岁时,黎汉云去海南育种,曾顺便回老家看望家人。到村后,他牵着儿子的手,居然问他是哪位乡邻的孩子。而年幼的儿子,也不知道这位风尘仆仆的“农民”,就是自己血脉相连的父亲!在子女们心中,父亲仿佛一只侯鸟,每年的一次短暂回飞,就是与家人的一次团聚。即使在1979年春节后,黎汉云把儿子黎文带到了雅安,因为经常外出育种,无人照料,也只好把孩子托付给同事。每每谈及此事,黎汉云总是调侃地说:“这个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还在困难时期,黎汉云就患下了严重胃病,但是,他从未叫一声苦,也没有因病请过一次假。1978年,他胃溃疡复发,仍带病坚持四个班的教学和科研。领导多次催他治疗,他都因工作忙而延误医治。直到8月,黎汉云胃大出血晕倒在网室,才被送上手术台,进行了胃切除。但是,心系科研的他,在住院期间,仍然安排指导着凉山州金阳县派来的4名学员进行工作。术后一个半月,黎汉云身体尚未恢复,便又走上了讲台,走下了田间……

    1991年,水稻研究所迁至温江县。为了事业,黎汉云远离家人,又孤身一人住在了科研所,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

    因为只有在清晨6点—8点才能进行常规杂交;烈日当空的正午,才能观察鉴别不育系的败育情况。早晨露重,中午日毒,他都是头戴草帽,脚穿拖鞋,高卷裤腿,再系上齐腰的塑料布,不知疲劳地泡在田里,仔细观察,一丝不苟。

    就这样,整整13年,黎汉云激情依旧,执着如初,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休。当有人关切地询问他时,他坚定地说:“妻子诚可贵,子女价更高,若为育种故,两者皆可抛。”当人们问他,何以取得那么丰硕的成果时,他却淡淡地说:“其实没有什么,我只是除了下田还是下田。”

   科研,已成为黎汉云生命的第一需要,成为黎汉云生命的唯一乐趣。

    钱三强指出:“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无论是在逆境中,还是坦途上,黎汉云都以博大的胸怀,直面人生;都以顽强的意志,追求自己的事业。四十余载风雨沧桑,有迷惘,有苦涩,更有盈耳的欢歌!

    不是吗?黎汉云坚忍不拔、开拓创新劈出崎岖小径。如今,已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黎汉云首创聚合杂交与早代配合力测定、人工制保选育不育系的育种新方法;在研究杂交稻性状遗传规律、分析亲本优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配强优势杂交稻新组合;利用国外优良品种进行复合杂交,分离世代单株品质、稻瘟病和配合力鉴定,选育恢复系的育种新方法,促进了杂交稻科学技术的发展。

    黎汉云先后主持育成优良不育系和恢复系8个,组配了D优63、冈46A和蜀恢527系列杂交稻新组合10余个。参与或与其他单位合作组配成杂交组合40余个,申请品种保护5个。这些杂交组合长期在省内外大面积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4年累计推广3.91亿亩,创社会经济效益高达181.3亿元。四川省杂交稻种子产业,也跃居全国种子产业化第一大省。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毫无疑问,是对邓小平“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论述的又一次诠释!

    1978年—2005年,黎汉云共荣获国家、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14项。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水稻冈型不育系与冈型杂交水稻”获1978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冈·D型杂交稻”获1988年国家发明一等奖;“杂交稻D优63”获198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中熟杂交稻高产稳产新组合冈优22”获199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优良不育系冈46A的选育与应用推广”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尤其可贵的是:在2005年1月24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黎汉云独占鳌头,荣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

    一个科学家在20余年中,连续获得如此多重大奖项,就是全国育种界也是少见。

    掌声、鲜花、荣誉,这是对黎汉云坚持真理,科学报国的社会评定,更是对他磨砺人生,高风亮节的人民肯定。

    虽然,黎汉云忍辱负重20载,于1981年才得以享受与其他科研人员同等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待遇;虽然,直到1989年他才具有研究员的正式身份。但是,黎汉云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道德高尚,淡泊名利的风格,却早是众口皆碑。面对成绩,他从不居功自傲。不仅多数科研成果都以无偿形式回报社会,而且,在科研题目申报或成果登记报奖时,他也甘为人梯,常把年轻同事排列在前,自己却放在后面;党和政府发给他奖金,他不仅分给参与科研的同事,还拿出部份交给民盟组织,作为自己的盟费。另外,在提薪、晋级、分房等福利上,黎汉云也是再三礼让,从不争钱夺利。

    如今,年过古稀的黎汉云已退休在家。但是,他对于拼搏了一生的科研事业,却总是舍割不去。还时时关注着杂交稻的研究进展,不时回到研究所,为科研发一些余热。

    褒贬自有春秋,俯仰无愧天地。

    的确,黎汉云无悔,黎汉云无愧。

    他是人民的英雄,我们的楷模!

   (民盟市级单位支部  林海